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透露 ,9 月 1 日至 4 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将在北京举行 。届时,涉及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工 、轻工 、塑料橡胶等众多行业的劳保服装将大量展出。
劳保服装的经营 、发放、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 。据统计, 全国用于劳保服装的开支每年约为十三四亿元, 占社会集团购买力 10 %以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预计 ,到 2005年,我国劳保服装市场将形成大约 20 个亿的产值 。但“游击队”的挤压、科技含量不高、品牌意识的欠缺等因素阻碍了劳保服装市场的发展 。相关企业迫切需要更新思维、转变观念。
从鼎盛到衰落
与专家的预期相比, 我国目前的劳保服装市场实在难尽人意 ,根据统计每年只有不到几千万的产值 。
前些年 ,不管是不是生产单位, 许多国营企业都免费为职工发放各类劳保服装 ,如各种防护手套、水靴、衣服等 。所以当时的劳保用品商店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鼎盛时期北京全市的劳保用品商店有将近 1000家 ,许多百货商场里还设有劳保用品专柜 ,一些大型门市每天的流水都在五六十万元左右 。但是近年来 ,这种情况已大大改变 。北京市的劳保用品商店减少了三分之二 ,普通商场里也很难看到劳保用品了 。可以说, 劳保用品发放形式的转变, 影响了劳保用品市场的发展 ,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近些年 ,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发展, 化工、医疗 、建筑和酒店等很多行业对劳保用品的需求都在上升阶段, 从城市周边越来越多的私营劳保用品商店就可看出这一点。
“游击队”挤压“正规军”
这类私营的劳保用品商店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在北京南四环的几家这样的商店, 记者看到,来买东西的大多是建筑工地的人。在南三环的一家国营劳保用品商店里, 一位营业员告诉记者,个体劳保用品店不断增多 ,一些廉价低质的产品对国营商店通过正规渠道进来的高价优质的产品形成强烈的冲击。同样是绝缘水鞋, 正规商店要 40 元左右,私营商店 10 元就能拿下。
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地大致相同 。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无证经营劳保用品的“游击队”普遍冲击了“正规军” 。许多使用劳保用品的单位在采购上不规范 ,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 ,有的该买而少买 ,甚至不买 ,或者以发放现金代替劳保用品。这就造成劳保用品的质量以次充优、良莠不齐。由于购买劳保用品的税务专用发票的取消, 增加了监管难度, 使用单位把这项列入成本核算的支出虚化 。这些因素引发了劳保用品市场的恶性竞争, 一些非法途径渗入到产供销环节,使市场秩序遭到破坏 ,合法经营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
科技引导市场
还有专家认为, 科技含量不高 ,也是阻碍我国劳保服装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是国内从事劳动保护用品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所。据这里的研究人员表示, 目前的劳保服装不仅对质量要求高, 而且要有复合性功能 ,如在防尘、防液体渗透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透气性, 在结实、耐磨的同时 ,要轻便、柔软 。面料只有在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并且加入稳定剂后 ,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这都需要科技发挥功效。另外, 无法将科学性与时装化融为一体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难题 ,在穿着的美观和舒适度方面 ,中外产品也有一定差距 。
此外 ,品牌意识的欠缺,也使我国的劳保服装行业发展缓慢 。据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有关专家估计, 目前 ,在全国范围内 ,虽然对劳保服装的需求不断扩大 ,但国内只有 4 家知名企业 。相当数量的生产企业规模都很小 ,更不用说形成品牌优势了。尽管如此 ,我国的劳保用品市场仍然机遇大于挑战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介绍, 目前, 西方劳工的健康防护标准指标高、规则细 ,中国企业加入世贸组织后在逐渐与之接轨 ,这将促进劳保用品的发展。今后几年 ,随着中国劳保规则的逐步完善 ,劳保服装的需求量将逐年提高, 企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
联系人:许先生
手机:18552919878
邮件:2058176727@qq.com
地址:徐州市二环西路29#